德國是一個講求精確化的國家。德國工業標準DIN31051是設備維護理論的核心,對設備管理有明確的定義:維持和恢復系統中技術手段的規定狀態及確定和評估其實際狀態的措施。
按照這個標準,設備維護被分為以下三部分:
(1)維護保養這是最經常最主要的工作,占日常工作量的75%左右,占設備維護總成本的25%左右。
因為設備維護保養占維修總成本的比例較小,引起企業的日益重視德國的企業把設備的日常維護,看成與質量管理同等重要設備維護保養的主要工作是:清潔潤滑緊固調整等其中潤滑最重要,因而每個企業和部門都嚴格執行設備的潤滑計劃。
(2)檢查設備的檢查占總工作量的5%左右,占維修總成本的10%左右。
設備檢查以設備技術狀態監測為主,在這個基礎上再執行計劃維修體制這就避免了傳統的計劃維修體制的維修不足維修過剩等盲目性和浪費。
(3)維修主要內容包括設備故障排除設備技術改造和壞損零件的修復其工作量占總工作量的20%左右,而成本占總成本的65%左右。
下圖給出了維修工作量和成本的比較

圖 維修工作量和成本的比較
在德國的企業,維修是受到普遍重視的設備多自動化程度高的企業,維修人員的比例可達20%以上,費用占總支出的6%~12%人們將維修視為再投資而予以重視。
一般而言,德國企業維持一個規模較小精干的維修隊伍現代的趨勢表明,良好的設備維護保養和檢修,足可以使設備正常運行,大修是可以避免的遇到大的項修任務,可以請生產廠家或社會上專業化維修部門協助進行,這樣還可以降低維修成本。
例如德國Hydromatik公司的生產設備維修部,有機械和電氣兩個維修工段,一共才有18名技術工人他們負責該公司近千臺設備的維修潤滑安裝調試等任務同時還負責公司的氣源供應站的操作檢查與維護任務他們的維修工作效率很高例如,全公司所有設備潤滑油的檢查添加更換登記只安排一個機械維修工負責。
這個廠處理設備故障的基本程序是:設備故障首先報告維修工段,工段長派人處理若問題簡單,可立即處理;若問題復雜或故障一時難以查清,則回工段匯報情況,查閱資料,共商解決辦法若工段難以解決,則打電話向設備生產廠請教或請專業維修公司承包修理。
生產廠或專業化維修公司的維修效率是很高的例如,上述廠的產品修理部一共有40個工人專門從事軸向柱塞泵和液壓馬達的維修,產品進場后的拆卸清洗檢驗修理裝配試驗包裝等各工序均實行專業化管理,工人在基本工資基礎上實行計件獎勵,維修質量和效率都很高這個維修部承擔著本廠售出產品的返修任務。
德國企業的設備維修人員,一般技術都比較全面,幾乎每個維修工人都掌握車銑磨鉆焊技能。
值得指出的是,德國的設備維修注重恢復設備技術性能,而不拘泥于保持原設計圖紙不變例如,在不影響整體性能的情況下,可以在某些不太重要的部位重新鉆孔加工螺紋安裝定位固定螺釘選用類似配件,不一定非選擇原尺寸形狀規格的配件。
另外,從維修工時費用日益提高的大趨勢出發,德國的維修把節約維修作業工時降低維修成本放到重要位置例如在維修液壓缸時,銹死的液壓缸端蓋經氧氣加熱也難拆下,為了節約工時,他們用電鋸鋸開,再加工一個新的端蓋。
德國人把技術改造看得比較重要甚至產于1914年的14m大立車,僅用了同類新機床價的19%就改造成功Schiess公司對1929年出廠的19m立車,在使用50年后,于1981年改造成功改造的內容是:工作臺改裝靜壓導軌,使負荷增加50%;主傳動采用半導體可控硅取代老的機組傳動;采用現代滾動式溜板刀架滿足工藝要求;增設新的檢測顯示系統,使加工精度**提高最后,再用數控系統進行改裝像這種大型設備實際價格高達1200萬馬克,而改造費用僅為新設備價格的28.7%,改造的經濟效益也是相當可觀的。
從另一個角度劃分,德國的維修體系又可分為集約型和粗放型集約型維修的目標是充分發揮設備潛力,延長使用壽命,盡可能采用預防維修這種維修體系主要用于價值高昂自動化程度高關鍵流程設備及工藝和技術進步緩慢的設備粗放型維修不追求設備潛力的充分利用和使用壽命延長,多采用事后維修方式它主要用于設計使用壽命較短故障后果費用較小及經濟磨損快于其技術磨損的設備。